安全是发展的基石,是生命的底线。2024年,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.53亿辆,机动车驾驶人达5.42亿人,其中汽车驾驶人5.06亿人。道路交通环境日趋复杂,需要每一名交通参与者做好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,以敬畏之心筑牢交通安全防线。
现实中,因驾驶人注意力分散、操作失当导致的事故占比较高。部分驾驶人对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存在认知偏差,将“单手控车”“疲劳硬撑”视为“驾驶能力过硬”。这些漠视安全的行为背后,折射出侥幸心理与规则意识的缺失。
看似寻常的行车路上,潜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隐患。某地高速公路曾发生一起严重追尾事故,货车驾驶人王某连续驾驶数小时后,仍心存侥幸强撑前行,最终因疲劳驾驶与分心操作叠加,造成三车相撞、多人受伤。类似的案例警示我们:任何对安全底线的试探,都可能酿成难以挽回的悲剧。
筑牢交通安全防线,需要构建全链条防护体系。从个体层面看,驾驶人要严格执行“连续驾驶4小时必须休息”的硬性规定。在浙江杭州,“斑马线礼让行人”已从制度约束转化为市民自觉;广东深圳推行的“分心驾驶智能识别系统”,通过科技手段有效遏制开车使用手机等危险行为。这些实践印证:当安全规范内化为行为习惯,文明出行就能蔚然成风。
守护道路交通安全,既是民生工程,也是社会治理能力的体现。“文明交通、携手共创”,近年来,政府主导、部门联动、行业尽责、公众参与的交通安全工作长效机制已经建立并不断走向完善,全民交通法治意识、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不断提高。
生命没有重启键,安全没有试错机。让我们共同遵守文明交通的约定,不断提高安全文明守法出行意识,在全社会形成“人人共建、人人共享、携手共创”的和谐氛围,共同绘就文明交通美好画卷。
来源: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 2025-05-27 第03版 关注
链接: http://epaper.cpd.com.cn/szb/wwwcpd_9/dzb_16465/jtaqzk/2025/2025_05_27/16479_2025_05_27_41663/#1185233
|